圆财咨询
YUANCAIZIXUN
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生态链咨询

和创业陪跑服务,您企业发展成功的战略伙伴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2026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战提前打响!600万奖补这样拿!
来源: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7-11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政策窗口期有限,提前布局者将定义行业新规则——


2024年盛夏,财政部与工信部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在中小企业界掀起巨浪。未来三年中央财政将投入巨额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首批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已开始申报,而面向2026年的战略布局窗口期正在关闭。在这场决定企业未来的竞赛中,提前规划者将抢占政策红利与行业制高点。


01

政策红利:真金白银的扶持,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46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2024-2026年专精特新企业支持路线图。


中央财政资金将采取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政策规划,2024年首批支持1000多家企业,后续年度将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


最引人注目的是资金支持力度: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合计600万元的标准测算奖补金额。资金拨付采取“先预拨、后清算”方式,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剩余资金。


申请企业必须满足三个硬性条件:处于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未公开发行股票未在上一轮政策中获得支持


申报企业需提出 “三新一强”推进计划:即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且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


02

申报路径:三级梯度培育,精准卡位策略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采取三级梯度体系: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小巨人(奖励600万)。企业必须逐级申报,不可跨级跃升。


图片

梯度培育路线图


专业化指标是基础门槛: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需达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70%,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


创新能力指标是核心关卡:企业需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一般性条件要求研发投入占比达标(营收1亿以上企业≥3%5000-1亿企业≥6%),拥有2项以上I类知识产权并实际应用。


创新直通条件提供捷径:近三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排名前三)或进入创客中国”全国50强的企业,可跳过一般性条件要求。


03

战略规划:三步走布局2026年申报


第一步:精准定位细分市场(20247-12月)


企业需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主导产品必须属于重点领域:工业“六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六大方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


郑州市已先行一步,结合20条重点产业链,制定专精特新产业链图谱,推动企业入链补链强链。这一做法值得全国企业借鉴。


市场占有率证明是关键:企业需通过第三方机构证明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证明材料可以是省级以上行业协会数据、权威媒体报告或进入国内外龙头企业供应链的合同凭证。


第二步:构建知识产权堡垒(20251-6月)


知识产权布局决定申报成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要求拥有2项以上Ⅰ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且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


通过审核的企业平均拥有16项发明专利,远超基本要求


企业需立即启动:

梳理现有专利布局,查漏补缺

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

参与“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争取全国50强直通资格


第三步:数字化转型提速(20257-12月)


2024年底四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7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


2025年是数字化转型冲刺年。政策引导“小巨人”企业建设一批5G工厂,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企业应重点推进:

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关键设备、业务系统上云

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探索人工智能在质量检测、精准营销等场景的应用


04

地方行动:政策加码,红利倍增


地方政府正纷纷加码专精特新支持政策,形成央地联动格局:


郑州市: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到2026年底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150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小巨人”给予不超过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依托北交所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基地。


深圳市:对国家“小巨人”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各区另有配套补助。


福建省:设立年化1%贷款贴息(最高50万元),2025年新增200亿元专项贷款,并成立20亿元省级母基金支持企业融资。


这些地方政策与中央财政支持形成叠加效应,大幅提升企业申报价值。


2025731日——这是2024年首批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申报的截止日期。随着申报窗口关闭,未入围企业将目光投向2026年。


郑州、合肥等城市已行动起来。郑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提出明确目标:到2026年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


那些提前布局知识产权、加速数字化转型、精准定位产业链卡位点的企业,正悄然完成申报准备。在他们看来,600万中央财政奖补固然重要,但“小巨人”的身份价值远超金钱——它意味着行业话语权、品牌溢价和定义未来的资格。


2026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小巨人之争,其实今天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