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财咨询
YUANCAIZIXUN
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生态链咨询

和创业陪跑服务,您企业发展成功的战略伙伴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前的 “通关文牒”:注册流程
来源: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5-12 | 36 次浏览 | 分享到:

医疗器械从生产到上市,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保障公众健康的和谐乐章。

通关文牒

注册流程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注册流程,如同一场艰难的“闯关之旅”,只有成功跨越每一道关卡,产品才能获得上市的“入场券”,开启服务患者的征程。这一过程严谨而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关键阶段:


图片
界定产品类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国依据医疗器械风险程度,将其分为一、二、三类进行监管。确定产品类别的第一步,是查询现行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若能通过标准品名直接搜索到对应分类,便可初步确定产品类别 ;若无法确定品名,则需依据产品描述和预期用途来判定。


在这一阶段,牢记产品的分类编码至关重要,因为还需查询产品是否需要临床试验,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现行的免临床目录和往期分类界定结果来进行判断。


若查询后仍无法明确产品类别,就需要进行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界定,以确定其所属类别,毕竟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注册流程和所需资料大不相同。

例如,一种新型的医用敷料,若其材质、作用机理与传统敷料有较大差异,就需要通过分类界定来明确其类别,进而确定后续注册路径。


图片
产品注册检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注册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的一次全面 “体检”。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检测报告可由生产企业自行出具,若企业自身不具备检测能力,则需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而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委托具有国家承认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企业需提供详细的产品技术要求,检测人员依据其中的参数对产品进行严格核定。


通常,检测工作由药监局下属的 53 家医疗器械检测所承担,检测合格后,会为申办方出具预评价和注册检测报告。其中,有源医疗器械需出具电磁兼容报告和全项检测报告,无源医疗器械则只需出具全项检测报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报告封面是否有 CMA 标识,这是注册时药监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注册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具备进入临床试验的资格;对于免临床的产品,则可直接进入体系建立和注册阶段。


以血糖仪为例,在注册检验时,会对其测量准确性、重复性、抗干扰能力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产品性能符合标准。

图片
进行临床试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床试验是验证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但并非所有产品都需要进行。一类医疗器械产品风险较低,无需临床试验;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若不在国家颁布的医疗器械豁免目录内,或无法通过与同类产品的信息对比获得临床评价资料,则必须开展临床试验。


在进行临床试验前,首先要向药监部门进行临床备案,然后精心筛选合适的临床试验机构。接着,编写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并召开伦理机构会议对方案进行审议,只有方案通过审议,才能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需要招募足够数量的样本,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来说,二三类医疗器械病例样本量在 140 例左右,二三类 IVD 产品样本量则可能需要几百甚至几千例,具体数量依据样本量公式计算得出。


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临床协调员和临床监查员全程跟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结束后,需出具详细的临床评价报告,至此,临床试验阶段才算正式完成。


例如,一款新型的心脏支架进行临床试验时,会在多家医院招募符合条件的患者,对支架的植入效果、长期安全性等进行跟踪观察,为产品的上市提供有力的临床数据支持。


图片
建立生产体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一、二、三类医疗器械在注册前都必须建立完善的 GMP 生产质量体系。该体系涵盖文件资料管理、人员场地合理分配以及产品生产质量把控等方面。


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当上述三大事项完成后,需通知药监部门下厂进行体系考核。为避免后期整改的麻烦,建议从建厂之初就着手建立该体系。同时,生产体系建立阶段和注册资料递交阶段可以同步进行,提高注册效率。


例如,生产企业会制定详细的生产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等文件,对生产车间的布局、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进行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体系要求。

图片
注册资料递交及发补
图片
图片


图片

理论上,临床试验完成后即可递交产品注册资料。申请人需按照相关要求,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申报资料。受理注册申请的部门会在受理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将申报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


技术审评机构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评工作,其中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需在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需在 90 个工作日内完成。


若注册资料未通过审评,药监部门会发出补充资料的要求,申办方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发补项的整改工作,并再次提交资料,只有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申办方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条发补意见,补充完善相关资料,确保产品注册申请能够顺利通过审评。


图片
领取医疗器械注册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在技术审评结束后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若产品符合安全、有效要求,将准予注册,并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发放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将核准的产品技术要求以附件形式发给申请人。


若不予注册,监管部门会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复审和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意味着产品正式获得了上市销售的资格,可以进入市场,为医疗行业和患者服务。

#医疗器械注册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医疗器械法规